开心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1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两篇)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4 17: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1)
内  容  摘  要
中心思想:
本文从自然环境、旅游环境的概念,以及旅游发展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了浙
江天台山的旅游资源进而整体的分析;从如何更好地开发旅游环境使得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 如何做好开发与保护两者关系,使得旅游环境更加吸引游客;如何搞好环境保护,并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这三方面进行阐述;能使浙江天台山的旅游资源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实践情况及问题:
    经过实践调查,以天台为主的某些旅游资源在开发和环境保护上缺乏必要性的措施,使得
偏离了原先的开发角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开发的资源上进行再保护。
实践结论:
    开发一个新的旅游资源或在原有的旅游资源上再开发必须要经过详细的调研,才会不致使
原有旅游资源的破坏。
关键词:自然环境  旅游环境  旅游资源

目     录

一、正确的旅游环境开发能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所具有的民族民俗特色,风情习惯
1、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
2、旅游者的某些行为容易对旅游地带来一些主要负面环境影响
(1)乱扔废物,引起严重的垃圾污染
(2)浪费饮食,增加旅游地运输食品的负担
(3)游人随意采捕花草或捕捉虫蝶,可能会破坏自然资源
(4)游人的喧闹可能会给当地环境中其它生物带来干扰
(5)游人在旅游区对都市化的娱乐要求,可能会破坏当地文化
(二)在开发旅游资源中更应注意到大自然的自然美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旅游环境的美
(一)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
(二)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
(三)要加强治理已经受到破坏或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的自然资源。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
(一)要运用美学的观点,做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二)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久利用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环境的保护
  ——以浙江天台旅游资源为例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和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众多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作为一种休心养性、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人生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从而沉浸在优美的自然意境里,心底上滋生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自由翱翔的灵性,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智,得到享受。
从而可见优美的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观赏;为当地增加经济效益并带动其它经济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会使游客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将会造成自然环境的退滞与最终的封闭。因此,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产业更能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
旅游环境包括范围和内容两方面:从前者来说,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后者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它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本文就旅游资源的发展与旅游环境的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天台本地的旅游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几点的看法。
一、正确的旅游环境开发能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
在各地的旅游资源中,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些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业务内容及设施设备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它的经营业绩却相差很大:有的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有的却生意惨淡,门可罗雀;有的经济效益很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滚滚财源;有的却效益低下,甚至到了难以维持日常开支。造成这种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旅游企业经营者在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上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在旅游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价值上存在着差别。
浙江天台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在众多的名胜景区中,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国清寺、石梁
飞瀑;其次为赤城栖霞、寒湖景区、百丈景区、华顶景区、龙山天湖景区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点明了浙江天台山独特的风景、独特的魅力,以此吸引了国内外众多
的游客。特别是近几年,天台县委县政府对本地的旅游景点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
篇首注释:
本人姓褚名优胜,工作于浙江省天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二级、旅游专业餐饮技师职称,现任总务处工作成员兼教学工作;写该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专业需要和学历需要(但已获得英语本科学历);写作时结合了本地旅游资源,分析当地旅游开发与保护;本论文与专业对口,在实际教学中既实现了教与学的目的又将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实践的。
使本地的旅游资源及其旅游环境更上一个台阶。但是,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也就导致了旅游的冷热季节,也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
如何更好地开发以它们为代表的这些景点,使得这些旅游资源能在任何季节中发挥它们本身的旅游价值,并提高本地的旅游效益;如何正确的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并提高本地的旅游价值,使得在淡季中更好地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价值,我觉得在现有的旅游资源中:
(一)        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所具有的民族民俗特色,风情习惯
增加本地民族所具有的民族民俗特色,风情习惯及海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尤其是
有关于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譬如我们天台的抬阁、舞狮舞龙、灯会等。
以上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可以在每一处或每一个时间段进行风情演出,也可以邀请游
客参与到活动中,以增加游客的旅游兴趣,使他(她)们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但是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中应正确地对当地的旅游环境进行合理地保护,正确地将当地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使旅游效益发挥到最大的经济程度。而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地方经济所要考虑到的问题:开发的不合理将会对环境的保护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也会对当地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于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那么,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到底对当地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1、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
如对草地、树林和其它类型的生态结构的破坏,尤其对草地破坏比较严重。天台的某些景
点原先绿化面积占整个景区三分之一左右,可进行了再开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绿化面积,大大缩小了原有的比例。虽然在整体上开发的比较成功但从生态系统上来说却有着负面影响。
2、旅游者的某些行为容易对旅游地带来一些主要负面环境影响
(1)乱扔废物,引起严重的垃圾污染
旅游者的素质、受教育程度及个人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个人的行为习惯有诸
多的差距。为此,某些旅游者来旅游地旅游时或多或少会增多垃圾影响污染。
(2)浪费饮食,增加旅游地运输食品的负担
(3)游人随意采捕花草或捕捉虫蝶,可能会破坏自然资源
(4)游人的喧闹可能会给当地环境中其它生物带来干扰
这些干扰譬如噪声污染。过量的噪声将会影响生物成长及人类心理承受能力、健康状况
(5)游人在旅游区对都市化的娱乐要求,可能会破坏当地文化
由于现代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某些地区在开发旅游文化时更偏重于西式文化。对某些
中式文化进行修改、在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景区内游客容量远远超过旅游环境承载量,造成交通堵塞,汽车废气增多,污染空气。
(二)        在开发旅游资源中更应注意到大自然的自然美
众所周知,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与绿色紧密联系一起。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在自然的环
境中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且能使人们得到精神上良好的休息;它也可以使人们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中永保旺盛的精力,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之感;自然色还能净化空气中存在的污染色素,具有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通过自然界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起到维护生态的平衡状态,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一种合理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居住环境,也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接近自然美的资源,享受到自然界一切美的机会。然而,在对某些景区的开发中却往往失去了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原有的意义和保护。
例如:在对百丈景区和龙山天湖景区开发时,我个人觉得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开发地的破坏,尤其是减少对绿色生态的破坏。但是,在开发这两个景区时可能是考虑到了对景区整体的规划问题,从而大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资源,使其原有的绿色生态资源变成了更多的人工旅游资源,失去了生态旅游本身的意义。原有的那些自然的山水,那些自然存在的资源已经永远的留在回忆中了。虽然在某一种程度、某一时间段上增加了游客,提高了旅游效益,但长久下去这种人工旅游是否能真正吸引游客?是否能吸引这些游客成为当地旅游永久地回头客?是否能持久地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我个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着较大的困难。
当今人们对旅游的喜好兴趣已经更多地走向了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而我们对这些景点的开发却与之走向了反面,使原有的开发与保护失去了他们本身的意义。为此,在开发和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上更应注意到旅游资源的自然美,即大自然的绿色美!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旅游环境的美
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地发展旅游业,必须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出新的旅游景点;在合理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一)        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
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
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例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二)        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
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
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三)        要加强治理已经受到破坏或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的自然资源
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经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以及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譬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代表,再配上其独特的九曲溪和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从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植被,进行了掠夺式的砍伐和破坏,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从而严重威胁到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再如:天台山既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又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的风景区。其中除国清寺和石梁飞瀑外,最为突出的代表应该就是原天台“十景”之一的“清溪落雁”和“双涧洄澜”。这两个景区都是以自然资源为特色,以其独特的奇观吸引了成群的游客来此观赏游览。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意识欠缺,使得这两个奇景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以至于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对这些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必须进行及早、必要的治理和补救,使得尽快地恢复其本来的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在国内外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打开旅游市场、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
环境的如何保护和旅游业的如何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开拓。为了更多地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旅游使其适应整个旅游市场,在从事旅游业各方面工作中,更应该注意到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是现今仍然还有很多人尚未充分了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们更应把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觉得应该从这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要运用美学的观点,做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使其旅游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未受到一点点的破坏和污染,使其能满足旅游者的观赏心理,满足旅游者精神上的享受与需求。为此,必须运用美学的观点做好环境规划这一个项目工作。我个人认为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和理念出发,按照规划的要求,以适合人们观赏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等方面来考虑对一个景区进行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开发;同时严格控制在景区内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得景区的原有环境免受一些不必要的污染和破坏,尽一切力量确保景区的生态平衡,从而将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并适合于康乐消费的旅游环境,更快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发展旅游业,虽然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同时它也将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方面的因素。例如很多游人一到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就会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雕塑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雕塑损坏;有的游客在看到景区内的花草树木尤其是一些名贵的植物,便有一种信手攀折、摘取从而独自欣赏的行为;有的游客为了省掉爬山时的一些力气,随意地砍树砍竹用于充当拐杖;有一些游客不仅在景区内随处乱扔果皮杂物,更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游客还在景区内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用以“留芳百世”等一些不文明行为。  
对于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景区环境的污染、植被和环境卫生等,都会极大地降低旅游资源的价值。因而,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主动、自觉地爱护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例如:为了保持景区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应该在景区内相应地增设一些果皮箱,就可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游客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为了保护景区内的景物,特别是对那些能反映出我国悠久历史和精湛艺术水平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更应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使游客能够透过网罩进行观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而对那些已损坏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环境,更要加以整理修复使其尽快恢复原来的面貌,以便接待更多的游客。
(三)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久利用
众所周知,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对于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以及对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度。因此,一旦游客过于拥挤,人流疏散不开,必然会导致对景区绿化地、花圃、园林,甚至旅游设施、荷塘水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的破坏:同时,游客过多伴之而来的是抛散的垃圾、噪声超过标准等等。由此可见,人流一旦超过环境的正常允许限度,那就必然会产生对旅游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且也包藏着危及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的隐患。为此,为了顺利地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风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从而来控制门票的出售量,以确保风景区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要设法维持旅游区道路的通畅,以便及时疏散人群;再者要降低对环境各方面的压力,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用于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总之,为了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都能饱览到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必须保护好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坏,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所以,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旅游学刊》,1989,4(4):37—39
2、谷上礼、刘汉洪:《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通讯》,1994(2):8—11
3、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旅游科学》,1992,(3):11—15。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2)
内    容    摘    要
改革开放后,厦门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做为厦门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的鼓浪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阐述了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对厦门鼓浪屿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现状进行探讨,分析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提出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原则,提出完善其解说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鼓浪屿;旅游解说系统;自导式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Xiamen tourism present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tendency, took of a Gulangyu Xiamen main scenic sit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has the very high prestig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ational self-directed-tourism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and Gulangyu scenic spot in Xiamen tourism interpretation system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the proposed self-directed-tourism principles guide the planning system, to improve its explanation of the proposed system
Key words:Gulangyu; tourism interpretation; Non-personal Service Tourism;

目         录
引言 ……………………………………………………………………………………1
一、景区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相关研究 …………………………………………1
(一)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设计的个案研究 ………………………………………  1
(二) 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科技成果 …………………………………………… 1
(三)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游客管理功能 ………………………………………  1
(四)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解说物设计 …………………………………………  2
二、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主要功能 ………………………………………………2
(一)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 ………………………………………………………  2
(二) 教育功能 …………………………………………………………………… 2
(三) 保护功能 …………………………………………………………………… 2
(四) 体验功能 …………………………………………………………………… 2
(五)游客管理功能 ………………………………………………………………  3
三、 厦门鼓浪屿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
(一) 解说服务类型偏少 ………………………………………………………… 3
(二) 旅游集散大厅,缺乏相关旅游住处与导引信息 ………………………… 3
(三) 社区道路多而杂,地图标识不清 ………………………………………… 3
(四) 游览车的司机对景点讲解的熟知度较少 ………………………………… 4
四、改善厦门鼓浪屿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原则与建议 ………………………………4
(一)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  4
1、 以人为本原则 ………………………………………………………………  4
2、科学性原则 …………………………………………………………………… 4
3、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 4
4、 清晰、醒目、简洁、明确原则 ……………………………………………  4
5、尊重景区历史文化原则 ……………………………………………………… 4
(二) 建立完善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议 ………………………………… 4
1、 健全道路引导安排 …………………………………………………………  5
2、重视游客中心的建设 ………………………………………………………… 5
3、规范接待设施旅游解说系统 ………………………………………………… 5
4、增加景点旅游解说物的类型 ………………………………………………… 6
结语 …………………………………………………………………………………  6
参考文献 ……………………………………………………………………………  7

厦门鼓浪屿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初探
引言
随着本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旅游形式,自助旅游者和零散游客增多。然而国内旅游景区的解说工作主要是由导游承担,其他形式的解说方式发展较缓慢,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景区在规划中常不重视解说系统的规划,解说方式单一,解说物制作粗陋,没有经过专业的分析与设计,导致游客无从得知景点的方位、游览线路的选择、景点的内涵,特别是在没有导游的状况下,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质量。完善的旅游解说系统对这些游客顺利、圆满的完成旅游过程十分重要。

一、景区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相关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始成为人们度过假期的主要形式,自助游和零散游客增多,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的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归纳起来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设计的个案研究
唐伽拉以浏阳道吾出引路松景区为例,阐明解说系统的重要性与规划原则,并将节点和路径的概念从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引入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1]。张静、颜磊、杨娟对解说系统规划的主要职能和规划原则进行了分析,在空间范围上把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划分为交通解说系统规划、接待设施解说系统规划、景区解说系统规划、游客中心解说系统规划,最后提出了峨眉山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节点路径的规划[2]。武子宁和路紫以泥河湾为例,提出提出了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引导方法[3]。杨强和杨振之以邓小平故居景区为例,重点研究了自导式解说系统在设计中应当把握的四大要素,并对这四大设计要素在设计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4]。
(二)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科技成果
詹彤,詹锐针对博物馆和展览馆类景点,开发出一种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系统由若干数量的信标机、解说器、RS485网络和PC端下载程序等四部分组成[5]。冯文江、邱宇、张立鹏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智能无线电子解说系统,具有智能化、个性化、高音质、实用性强等特点[6]。杨开介绍了旅游电子产品在景区的使用情况[7]。张润峰和孙桂茹,介绍了以智能控制器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作为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核心的智能分区解说系统[8]。
(三)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游客管理功能
刘亚峰和焦黎指出解说系统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达到对游客的分流、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的管理功能[9]。洪艳和陶伟从游客对解说媒体的需求角度,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研究了游客对解说需求的差异,以及游客属性、旅游动机与游客对解说需求之间的关系[10]。江宁和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11]。
(四)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解说物设计
王丽梅从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分类出发,分析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在游客旅游活动中起到的作用,指出了设置旅游标识系统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12]。钟永德和罗芬结合景区旅游解说资源的特性与游客特征,提出旅游解说规划与规划方法[13]。张建,潘百红,王燕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西湖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的设置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14]。
二、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主要功能
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旅游解说系统,它由文字图表信息、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设施与设备身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其形式多样,包括各种牌示、出版物、语音解说、幻灯片、资料展示栏柜等,其中标识牌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一) 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
主要体现了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导向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游客安全完成旅游线路,同时对景区进行较全面而完整的解释说明。在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帮助下,旅游者可以清晰的了解景区资源状况和特征,清楚其蕴涵的价值和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等。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合理安排旅游线路、调整旅游活动时间,轻松愉快地完成旅游活动。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增加旅游者对景区景点的满意度,达到旅游体验的完整性。特别是鼓浪屿岛上的道路繁而杂,一个完美的旅游解说系统是极其重要的。
(二) 教育功能
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其中就有精神上的动机因素,包括对提高自身知识、见闻的要求,自导式解说通过对鼓浪屿文化信息的详细说明,反映岛上的历史文脉,说明景点的独特内涵,不但可以增添景区的魅力,提高景区文化品位,也可以满足旅游者精神上的需要[1]。游客可以通过解说系统,对景区的资源,艺术价值,科研地位等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游客可以通过旅游了解鼓浪屿景区资源的人文、历史价值以及在厦门城市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丰富自身的见闻,了解岛上的风土人情,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及浓厚的文化气息,藉着提供相关资讯来满足旅游者精神上的需要。向游客提供多种形式的解说服务,使游客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影区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以及在当今生活中的经济价值,了解景区的现实意义。
(三) 保护功能
通过一些警示牌的设置,也能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景区的资源,操持环境的卫生与整洁等。使旅游者在接触和享受鼓浪屿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对资源或设施造成过度利用或破坏,以达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鼓浪屿是厦门最重要的旅游景区,是厦门对外最美丽的“名片”,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体验功能
旅游本质上是向游客提供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一种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的服务。旅游是一种异地体验,旅游服务就是为游客创造体验的全过程,游客的体验是互动的和完整的[15]。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了进行完整旅游体验的必要前提,为游客提供了主客体互动的平台,以便于游客对更深入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
(五) 游客管理功能
解说系统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达到对游客的分流、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的管理功能[9]。促进旅游参与者的沟通、交流,实现景区的良性发展。为旅游者安排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游客参与景区的管理、建设等活动,发挥解说系统应有的作用。完善的解说系统可以起到做到变对游客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真正体现游客管理的服务性特点[9]。
三、厦门鼓浪屿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鼓浪屿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是全国王牌景点之一。位列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鼓浪屿以其四季如春的气候、幽静雅致的景色、异域风格的建筑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著名。碧海环抱中的鼓浪屿,面积约1.91平方公里。长住居民约1.6万人。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层峦叠嶂,花团锦簇,庄园、别墅点缀其间。无机动车的噪声和自行车的无序.仅有不多的电动旅游观光车方便游客。这种幽静雅致的环境,使游人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尽情享受生活。晴朗的天空、湛蓝的海水.诱人的沙滩浴场、别致的庄园别墅、蜿蜒曲折的林荫小道、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鼓浪屿因此被誉为“海上花园”、“音乐之岛”。据厦门市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1~12月厦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58.7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85%。
(一) 解说服务类型偏少
鼓浪屿现在的解说服务主要是由景点导游的向导式旅游解说,自导式的旅游解说力度不够,不利于其他自助游游客和散客经历满意的游览体验,对景区的了解不深,无法真正体会到鼓浪浓厚的文化底蕴及人文历史。在重点景点的最佳游览处没有景点讲解,游客到了,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一遍。比如日光岩上,游客在没有导游讲解的情况下,看到的只是一片海,而不知道围绕着鼓浪屿的是整个厦门及周边经济发达区。应开发多种旅游解说形式,从多方面展示厦门鼓浪屿的旅游价值。
(二)旅游集散大厅,缺乏相关旅游住处与导引信息
下了游轮,一上岛就可以看到在广场的右手边有个明显的建筑物,标志着鼓浪屿旅游集散大厅。一般自助游的游客,到了景点首先就是看看有没有地图,或着提供景点说明的地方。而旅游集散大厅中,除了一个岛上的模型外及博饼民众馆外,只有少部分的图片讲解,文字内容也很少,游客无法在集散中心独立获得景区的具体信息。造成集散中心的使用率低,环境陈旧,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而常被游客忽略。应发挥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基本信息和导向服务的功能,物尽其用,而不只是做为一个摆设。
(三)社区道路多而杂,地图标识不清、
鼓浪屿景区除了电瓶车外,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而且电瓶车只能在景点的外围行驶,所以到岛上旅游在没有导游的状态下,只能依靠景区地图和指示牌。加再上鼓浪屿岛上的道路错综复杂,每条道路都是相通的,不熟悉地形的人很容易就弄不清楚自己在哪。岛上虽然在道路较复杂处有几处地图,但是并没有标也“我在这个位置”。导致游客即使对着地图也找不到自己的确切位置。
(四)游览车的司机对景点讲解的熟知度较少
到鼓浪屿的游客有些会选择游览车对岛上的景点进行整体的游览,这时候游览车的司机就是他们的接触最多的解说系统。但是由于司机要注意行车的安全,又要讲解景点,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司机本身的景点知识也不足,有些甚至只向游客介绍景点的名称,其他就三言两语代过。
四、改善厦门鼓浪屿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原则与建议
(一)自导式解说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既包括游客,也包括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景区的自导式解说系统是一方面指在保持系统设计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游客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创造舒适而愉快的旅游体验。如为残疾人设置更多的便利设施;在景点设置为供游人休息饮水的小卖部或休息区,并一律划入地图中,有明显的标识,方便游客寻找及使用。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不仅指解说系统内容要真实反应景点情况,合科实际不夸大其词、弄虚作假,而且要求各种解说物安放位置以及数量多少的合理性,内容要能准备表达信息,应有最大的能见度,使人们在一瞥之间就能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做到鲜明突出。
3、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随着旅游的发展,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景区整体环境的设计。景区解说物的设计要与环境相协调,体现对景观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对景观的理解融入解说物的设计中,呈现出景区的独特个性,使游客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清晰、醒目、简洁、明确原则
解说物要能准确清楚的传达景区信息,设计时语言应简洁明快,易于理解和记忆. 文字应使用人们最常用、最熟悉的字体,用词要准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便于旅游者快捷、准确地获取旅游景区信息,不必费时费神地进行理解、分析、选择,这主要关系到标识信息的集中度问题。
5 、尊重景区历史文化内涵原则
旅游解说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真实反应景区的情况,尊重景区历史文化内涵。解说内容的设计时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地域特色、时代特色、艺术特色和习俗特色,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容,增强景区文化的厚重感。
(二)建立完善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议
长期以来,鼓浪屿主要依靠导游来为游客讲解景点,而其自导式解说系统使用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厦门市旅游局对于导游队伍的培训十分重视,对导游的管理也较系统有效。同时他拥有较为庞大的导游队伍,即使是散客,进岛后也随时很容易找到可以带领他们的景点导游,这使得他们较忽视自导式解说系统在景区讲解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单一的向导式解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游客的需要,更多的游客希望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自助的完成旅游活动。
1、        健全道路引导系统设备
从2007年12月1日起,厦门市政府出于对游客安全的考虑,已经全面禁止机动车辆的行驶,成为名副其实的“步行岛”。而岛上的道路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走错方向,这就要求要有良好的道路导引系统的服务,防止出现游客因为迷路而造成的不满情绪。而这份地图不需要很详细,但要求清晰,明了。在景区规划中,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问题,简单明了,大众能轻松接受,创造舒适而愉快的旅游体验。可以适当的减少标示所有地点名称的情况,着重写明前往主要景点的道路及走向,避免出现过多的文字标注,而降低的地图的清晰度,做到清晰、醒目、简洁明确的原则。使游客能方便地到达他们想要到达的任何旅游点或旅游服务设施。例如在景区地图的设计上,要着重标出前往主要景点的旅游线路,可适应的减少对次要景观的说明,让游客有更明确的行走线路,增强目标性。
2、加强游客中心的建设
每个景区都设有游客中心,这些游客中心应常向游客免费提供旅游印刷物,可供游客随身携带,是重要的自助游客信息支持方式。所含的资料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世界旅游组织,1997):哪里有什么可看的、可做的;怎样找到你想看的东西;游客正在看的是什么;在游区内应怎样做;究竟为什么要设立某种类型的游区。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系统地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
鼓浪屿虽然设有游客集散中心,但其使用率是较低的,没有发挥其应有接待及引导的作用。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它的实用性的问题,鼓浪屿游客集散中心配有整个岛屿的模型及部分景点的图片讲解,但文字内容很少,多以图片为主。可以加入更多的科技因素,运用科技手段来模拟、分析景区,达到更加真实的效果。也得内容更加的丰富,有特色,来吸引游客的注意。让游客到岛上不只是欣赏美丽的风景,同时也可以深入的了解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内涵。在这方面需要管理部分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游客中心进行有效的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3、规范接待设施旅游解说系统
接待设施旅游解说系统包括了游客的吃、住、行、购等各个方面。景区的住宿设施、餐饮设施、交通设施、购物设施的好坏都会影响到游客的整体旅游感受。旅游饭店要根据我国旅游行业标准规定,采用统一规范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宣传品的设置要有多国语言,以便向不同国家的游客提供准确的服务信息。体现科学性的原则,使信息能够更为有效地传播,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易于记忆,增加了景区的宣传性。
旅游景区的物价高以及产品的真实性一直是困扰景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鼓浪屿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游客到了岛上不敢买东西,觉得岛上的店家都是在宰客,所以很多游客更愿意在厦门岛买好东西,带到岛上。更多游客是在回到家中发展所买产品是假货,而对景区产生不好的印象。这就要求景区的管理部门要规范旅游商品市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有序规范的旅游购物市场环境。采取强而有力的手段,加大对正式定点商店的宣传,引导游客正确,理性的购买商品。
4 、增加景点旅游解说物的类型
景区的旅游解说应与游客的亲身经历相结合,重点是向游客介绍、阐明并指导他们的户外活动。鼓浪屿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已有一定基础, 但总体层次不高, 有些景区解说系统解说能力很差, 几乎起不到解说作用, 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提高解说系统的实用性。在解说物的设置要与环境相协调,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做到可持续发展。以菽庄花园为例,园内只有以标识牌的方式对主要景点做了大略介绍,更甚者只有景点的名称,而没有对景点的介绍。受景区标识牌大小的限制,难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景点有详细的介绍,游客无法深入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因而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进便携式电子解说系统,强化硬件设施,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电子解说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无线电、通信、语言、控制、GPS、GSM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针对旅游行业、旅游景区的特点,设计、制作的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点解说的电子设备或系统[16]。随着科技的发展,旅游电子解说系统的开发也开始进入的到一个新的层次,智能化是全方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的重要的发展方面。电子解说系统相较于传统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解。信息更为全面,同时可以自由选择线路,景区服务设施说明等,操作简单,方便游客使用。景区也可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例如在对岛上的西式洋楼的讲解,可以设置便携的解说系统,在每个别墅设置定点,游客可以通过系统全面的了解景点的知识,同时克服其他解说形式中信息量小的缺点,做到信息的准确与全面。
结语
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是规划是景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可多次重复使用,为自助游及散客提供了深入了解景区的有效渠道。随着游客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学习文化、历史和科学的欲望的增强,一个完整的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变得尤为重要。厦门鼓浪屿的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景区为游客带来更为丰富而生动的旅游体验,促进厦门鼓浪屿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伽拉,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3,(3):14-17.
[2]张静,颜磊,杨娟.峨眉山生态旅游解说系统规划设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78-80.
[3]武子宁,路紫.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引导——以泥河湾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90-94.
[4]杨强,杨振之.自导式解说系统设计要素研究——以邓小平故居景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27-228,189.
[5] 詹彤,詹锐.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的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47-49.
[6]冯文江,邱宇,张立鹏.智能无线电子解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集成电路应用,2007,(6):45-47.
[7]杨开.旅游电子系列产品[J].创新与产品开发,2003,(9):59-60.
[8] 张润峰,孙桂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J].房材与应用,2002,(6):35-37.
[9]刘亚峰,焦黎.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59-262.
[10] 洪艳,陶伟.游客对解说媒体的需求研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J].2006,(11):43-48.
[11] 江宁,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585-587.
[12]王丽梅.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浅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6):81-84.
[13] 钟永德,罗芬.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95-99.
[14]张建,潘百红,王燕.杭州西湖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4):195-200.
[15]王兴斌.“体验经济”新论与旅游服务的创新[J]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8—22.
[16] 周可华,罗明春,蒋玲俐.旅游景区电子解说系统发展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06,(6):120-122.
更多免费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5-3-24 05: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开心吧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GMT+8, 2025-4-7 09:24 , Processed in 0.142249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