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 the Buddy》——Playgendary明星产品
《Kick the Buddy》是Playgendary于2017年发布的一款休闲游戏。不过,《Kick the Buddy》与常见的休闲游戏有些不同,与其说它是休闲游戏,不如说它是“泄愤游戏”或“解压游戏”。在游戏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唯一”的玩法就是尽情发泄。玩家可以对“buddy”随意殴打,或开枪射击,甚至使用炸弹爆破等各种方式。如果炸坏了可以随意刷新,然后继续发泄。且随着游戏的不断更新,可供玩家选择的道具越来越多,游戏的爽快感越来越强。
自古真情留不住,Playgendary高内购的“套路”
看完几款代表性产品后,并没有看出为何Playgendary超休闲游戏内购收入如此之高的原因。这是因为,游戏内购套路深。
下图是我们在《Kick the Buddy》首次打开游戏时的页面,前三页是正经的游戏介绍,当玩家不断点击next的时候,第四页变成了订阅服务,next的位置变成了subscribe,但凡玩家没有注意到,那么就可以在3天后享受到每周7.99美元的订阅服务。(备注知识点,在超休闲游戏市场爆发期前,海外休闲游戏收入结构占比中,订阅机制付费占据了接近一半的比例)
而《Perfect Cream》受限于超休闲游戏的模式,没有加入太多套路。当然,插屏弹出的次数让人怀疑人生。
总结
不过整体来看,Playgendary早期的产品极具特色,尤其是《Kick the Buddy》和《Bowmasters》,为Playgendary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通过其产品下架率及后续的新产品来看,Playgendary也面临着创意枯竭的问题,例如《Kick the Buddy: Forever》、《Kick The Buddy Remastered》的炒冷饭,以及《Hitmasters》、《Drawmaster》的创意复用。
此外,订阅的套路并不新鲜,曾经有不少填色游戏依靠订阅的套路,获得了极高的内购收入。但这种方式随着平台渠道的政策规范化,已经不如前些年那么简单粗暴。用户对于订阅机制的扣费形式越发谨慎。
对于游戏出海的开发者来说,海外市场并没有纯广告变现一说,无论是休闲还是超休闲模式都是采用广告为主+少量内购的混合变现模式。只不过在此前超休闲游戏市场爆发的几年,低CPI获客成本以及高eCPM价格,让广告变现占比非常高。而随着买量价格上涨以及留存等用户数据的下降。长线运营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超休闲游戏发行的重视。在混合变现的比例上,此前是遵循70%的广告、20%的订阅、10%的内购。但随着产品玩法以及数据体系的丰富,内购项目占比增多已是必然。不过在具体落实层面,还需要结合游戏玩法进行。